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营养 > 正文

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是什么

cysgjj 发布于2024-09-20 20:42:12 饮食营养 28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医保健食品与西医营养类保健品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2. 中医里说的寒凉食物在营养学里如何理解?比如是因为什么营养成份而属于寒凉性质?
  3. 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4. 古时人们是如何判定哪些东西有营养,哪些能保健的?

中医保健食品西医营养类保健品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中医本身没有保健食品

中医有根据长期的观察实践出来的一些方法身体健康好处食疗方法

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是原材料或者说通过原材料用现代方法加工的产品

比如,枸杞,大枣,蜂蜜等等

营养素是通过现代科学研究出来什么食物或者植物原料

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后根据理论提取其中对身体有需要物质

或者说是一种提纯加倍

比如,樱桃里面含有维生素C

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单个来说可能含量比较低

人又不能每次吃很多

中医里说的寒凉食物在营养学里如何理解?比如是因为什么营养成份而属于寒凉性质?

你好,感谢邀请。

中医中所说的寒凉药性,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 使用药物时所分析出来的药性。当身体中出现热的现象, 如发烧,口干等反映出身体有热的现象时,这时所使用的药物,如果有退热的作用,我们称为这些药物,为寒凉药。

而营养学上是基本没有寒凉食物这一区分的,如果说要区分寒凉食物,大多也都是指一些温度寒凉的食品。

所以说,中医学中的寒凉药性和营养学中的寒凉食物,这两个不能够相提并论。

文章原创,欢迎关注转发。

让我们共同做健康使者。

减肥朋友可以私信。


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人活一口气。元阳之气,是生命的根本。其存量和运行通畅状态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能不能继续。气的运行由一系列经脉网络构成。相应的经脉相应的位置出现问题,就会给显示为疾病。打通经络使元气畅通,疾病就会消失。元气不存,则生命终止。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中医方剂学里面君臣佐使这一基本原则,最早是出自《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认为,方剂毒太大,非不得已,最好不要用。

所以,《黄帝内经》里讲了三百六十五种证,却只给出了十三个方子。认为,临床上,第一治神,第二养生,第三针灸,第四汤药,需要上汤药的情况,基本上,都是病的太严重,非毒药不能攻邪,才不得已用汤药。

岐黄派和神农伊尹派交汇于张仲景,形成了后世以用兵为主的中医的基本面貌,这一点,虽然时逢东汉末年的大乱世,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但方剂派的思想,已经与正统的中医思维相背离了,也直接影响了后世的中医思维。

张仲景享年大约63岁到65岁,可能是受当时东汉末年大环境的影响,但要说他是修炼有成的***,我个人是非常怀疑的。

孙思邈:道家著名的养生家,生于541年,逝于682年,享年141岁,如果史书记载确实,说明孙思邈得以尽享天年,算是有道之士。

孙思邈的著作极多,其中《千金方》中有“食治篇”一卷,他在这篇的绪论中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若能用食平,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食疗学的基本思想,是将各类食品按中医理论的药性学说分类,与人体腑脏的疾病相对应,从而提出治疗方案

“食治篇”就是道家营养疗法的专篇,其中的食物和药物的归经准确,相信孙思邈很有可能具备修炼、内视的能力

现在的中医,被文化断层开了第一枪,被文化弱势又开了第二枪,被资本逐利再开了第三枪,基本就奄奄一息了。

何况,就中医本身来说,其实并不能怪现在大多数扯着中医虎皮的“中医”。

古时人们是如何判定哪些东西有营养,哪些能保健的?

先申明一点,古代的人们是没有“营养保健”这一说的,这是西方近现代发明的词汇,不过古人仍然可以判断出哪些东西对人有益,只不过根据的是“性味”来判断的。

  1. 俗话说神农尝百草,一切东西的功效都是靠古代自己摸索而来的。很多著名的药理学家都会自己试吃一些功效不明的东西以证明其功效。时间一长,五色五味五脏五行的理论形成了,再检验一些东西的性味就有针对性了,从而更准确。

  2. 当然这里要说神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和他所统治的时代。这个时代是黄帝以前的一个时代,中医药理学的基础是在那时候奠定的,有著名的药书《神农百草》为证。

  3. 其后的医生们通过自己行医的经验逐渐总结,从而使每样食物、药物的性味辨识更为准确。这个首推李时珍。至于营养这东西,是西方的营养学研究的。中医来讲并不说这个东西有什么营养,而只说性味。所以,肯定的说原始中医并不知道什么营养,但是不耽误诊病和保健养生。PS:性味指药物的性质和气味,即四气五味。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每味药的气和味不尽相同,导致药物作用的千差万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饮食营养的概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mrpw.com/post/57017.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