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营养 > 正文

中华饮食营养,中华饮食营养与宜忌大全

cysgjj 发布于2024-03-17 00:58:52 饮食营养 56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华饮食营养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华饮食营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如何理解?
  2. 哪里的米好吃?东北大米和南方大米哪个营养价值高?

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如何理解?

名词:杂食者是即以植物为食也以动物为食的动物。

中华传统膳食结构提倡食物来源多样化,具有杂广性、主从性和匹配性。微量营养元素只能从外界摄取,体内不能合成。因此,饮食的杂广性非常重要。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主张:为保持身体健康每天要吃30种以上不同种类的食物。她虚岁95去世时,脸上一块老年斑都没有。赵霖说:我就特别喜欢到她家吃饭去,她吃的东西特别杂,比如说 一个包子光馅就七八种,你肯定她一天能吃到30种,对不对?

哪里的米好吃?东北大米南方大米哪个营养价值高?

感谢头条官方邀请。

中华饮食营养,中华饮食营养与宜忌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肯定东北大米好吃。

下面来分析,与大家共勉。

自然条件的优势

中华饮食营养,中华饮食营养与宜忌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东北纬度高,雨水比南方少,虽然气温低,但光照比南方充足;南方则雨水多,光照的时间反而少。

2.昼夜温差大。这就保证了糖分的积累,大米更加饱和、饱满。南方的作物,昼夜温差小,糖分自然积累的少。

3.东北农作物(大米)都是一年一熟;南方的农作物一年三熟,第一茬大米最好吃,第三茬大米最难吃,因为第一茬大米自然生长的时间要比第三茬长;而东北大米,一年就长那么一茬,肯定比长三茬的好吃啦。

中华饮食营养,中华饮食营养与宜忌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能一概而论,南方人还是以籼米为主,但是从绝对数量看,80%中国人喜欢吃东北大米,尤其最近几年,四川云南贵州人甚至江浙人都非常喜欢吃东北大米,其实南北方大米营养差不多,主要差别是口感和东北大米病虫害少(农残少)。东北大米,完胜南方大米不为过(泰国茉莉花香米除外)。


中华地大物博,又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有优久的的栽培历史,所以好吃的大米非常多,比如柳林贡米,原阳大米,米泉大米,玉田胭脂米,鱼台大米,宁夏珍珠米,天津小站米,响水大米,五常大米,盘锦大米等等。都属于特产米,品质和味道都很出色,每一种米都各具特点,都有自己大量的客户群体和粉丝,属于百家齐放,各领***,不分伯仲。

至于是南方大米好吃还是北方大米好吃,这个问题提的有点片面了。

首先两种米的类型是不同的,北方的大米也叫是粳米,因生长周期长链淀粉含量高,口感较粘,煮粥相对好一些,煮饭的话米饭不散较硬,看起来比较光泽,但也有很多南方人不习惯吃的。

南方的大米也叫籼米,食用口感较松散,煮米饭看起来一粒一粒比较分明,一些优质籼稻品种加工出来的大米,同样也很受市场欢迎。

但是要从营养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觉得东北大米要比南方大米要略胜一筹,毕竟在生长环境上南方大米是比不上的。东北大米主要种植区域基本都集中在北纬45度左右,这个区域一年一熟,雨热同季,秋收冬藏,昼夜温差大,生长期135-145天。这些自然优势使得水稻沉积的营养物质较多,也有利于土地恢复地力。而这些条件是南方大米所不具备的,在这里就不多描述了。

哪里的米好吃?不能太武断了,但总体上还是北方米好吃些。

米的好吃跟许多因素有关系的

一,品种。水稻的品种很多,有籼稻,粳稻等,粳稻的口感要好些。而且粳稻适合双季稻区晚稻种质和北方种质。而籼稻适合南方种质。所以北方米一般好吃些。

二,大米所处的地域气候,土壤,水源等。我们孝感有名的太子米,就只能是种在那么一两亩地的才是最好的,离远点就有很大不同,研究认为那一两亩地的土壤成分不一样。

我国土壤各地不同,南北差异太大,基本上南方是含有机质少,酸性强的红色土壤。而北方有著名的黑土地,含有机物多,土壤肥沃。所以北方大米应该好些。

三,生长周期。植物光照时间越长,淀粉和糖类物质积存就会越多。南方温度高,作为生长迅速,稻谷一百多天就可以成熟了。而北方温度低,昼夜温差大,作为生长周期长。北方的稻谷得一百八十天才能成熟,光照时间就长了许多,再加上肥沃的土壤,真的是不好吃都难。

当然不能完全用南北划分大米好不好吃,在南方如果有土壤水源好,在高海拔地区,有好的品种,也会产出很好吃的大米的。

而且好不好吃也是个人的喜好,有的人喜欢绵软,有的人喜欢清爽,有的爱籼米,有的爱粳米……众口难调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华饮食营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华饮食营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dmrpw.com/post/10627.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